logo
首页
中心简介 交流合作 中心领导 师资力量 组织架构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中心新闻 通知公告 知识储备
资讯报道
培训 课程 竞赛 项目 实训
实践创新
国家级项目 市级项目 校级项目
项目展示
明月班
实践创新.

ABOUT SXIC

培训
课程
竞赛
项目
实训
2023年09月15日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简介

屏幕截图 2023-09-15 113206.png


竞赛介绍

Competition Introduction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已有20余年办赛历程,应国家所需,随时代而动,向未来而行。从2002年创办“CCTV杯”,到2010年更名为“外研社杯”,2018年拓展为“外研社•国才杯”,再到2023年升级为“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赋予原有赛事新的使命。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理念引领和价值导向,持续探索形式与内容创新,为千百万青年学子打造追逐“青春梦”的广阔舞台,旨在推动“三进”工作、创新课程思政,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外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际传播。

大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蝉联入选2022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入选该榜单的唯一外语类赛事,是国内颇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英语赛事。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简称校赛)、省级复赛(简称省赛)、全国决赛(简称国赛)三级赛制。设置英语组和多语种组两大组别,覆盖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九个语种。英语组校赛、省赛设置演讲、写作、阅读、翻译(分笔译、口译)分赛项,国赛第一阶段设置以上分赛项,第二阶段为国际传播综合能力赛。多语种组各语种不设置分赛项。在国赛阶段,英语组各分赛项晋级选手总数为2000名,多语种组共计500名,相较之前赛事获奖人数大幅增加,大赛的影响面和受益面将进一步扩大。在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下,省赛规模也会相应扩大,为更多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竞赛风采

Wonderful review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自我校举办以来,累计选拔出数百名学生走进省级、国家级竞赛舞台,成为广受学生关注的外语类竞赛,其中,英语演讲比赛已发展成为校级管理竞赛。2022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外国语学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承办了大赛省级选拔,历时2天,完成了三赛近200人21个赛场的线上线下比赛,我校学生晋级国赛并获得阅读比赛全国一等奖。

自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升级为“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我校在原有三赛基础上新增设翻译(口译、笔译)两赛以及多语种组(日语、德语)的校赛选拔,其中,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仍然分为英语专业组、非英语专业组两组别分别进行。大赛校选由重庆大学主办、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重庆大学外语演讲与辩论协会、英语协会分别协助开展。校选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将代表重庆大学参加重庆赛区选拔赛,在重庆赛区排名靠前的选手将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的总决赛。

2023年演讲赛各阶段的比赛时间为:校园选拔赛在5-9月,重庆地区复赛在10-11月,全国总决赛在12月。我校将选拔出英语演讲比赛3人、英语写作比赛3人、英语阅读比赛3人、英语口译比赛2人、英语笔译比赛3人、多语种德语比赛2人、多语种日语比赛2人代表重庆大学参加重庆赛区复赛。

学生外语演讲与辩论协会协助负责演讲、写作、阅读三赛英语专业组的组织选拔,以及口译、笔译两赛的组织选拔,同时联系对接多语种组的比赛事宜。学生英语协会协助负责演讲、写作、阅读三赛非英语专业组的组织选拔。


屏幕截图 2023-09-15 113441.png屏幕截图 2023-09-15 113448.png屏幕截图 2023-09-15 113456.png

比赛现场

屏幕截图 2023-09-15 113508.png

“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重庆赛区工作人员合影


参赛方式与咨询

Participation and consultation


关注以下相关网站或微信公众号:

l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官网:http://www.cfl.cqu.edu.cn/

l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l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微信搜【外语团团】

l  相关学生社团:

学生外语演讲与辩论协会(QQ号:2164157081)

英语协会(QQ号:3193895627)



4867 0

© 2025 重庆大学学生交叉创新中心

常见问题 |